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离不开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的坚守、传承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以文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当前,社会各界正积极营造鼓励非遗等传统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健全非遗人才成长培养机制,让非遗人才发展有平台有舞台。
从婉丽妩媚的昆曲,到高亢嘹亮的唢呐;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璀璨艳丽的唐卡....….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做好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如何守住初心、顺应时代、敢于创新,让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并绽放光彩,值得思考和探索。
对于青年非遗传承人来说,把传统技艺和新时代的生活审美结合起来,需要做出更多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但创新亦要守正,要坚守其本味,不可华而不实。
一是优化媒介资源,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新空间。利用传统媒介的资源优势,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以打造高品质大型演艺品牌为目标,实现非遗文化IP创造性转化。如,以上党梆子为例,可将“说山西、唱山西、演山西”作为核心内容,学习借鉴“印象”系列等国内外卓越的大型商业演艺模式,提升现有非遗传播和演艺的品质,延伸非遗传播的覆盖面,将山西戏曲文化的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拓宽非遗传播的受众群体,促进非遗在公共文化空间的普及教育,推动非遗文化传播与美育工程相融合,更好的延续城市文脉。
二是文化与市场链接,构建非遗商业生态新体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理念已深入人心,活态性是非遗的内在属性,也是非遗商业化的重要前提,非遗产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商业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如,平遥的推光漆器,新绛的云雕漆器等传统技艺,工艺精美,艺术卓绝,享誉海内外,在非遗传承的生态体系中,可将非遗工艺与设计师、经纪人等商业市场中的新兴群体相整合,通过非遗与商业市场的对接,激发非遗的内生动力,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民俗、审美等元素,以非遗为主线,拓展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通过潮流艺术、潮玩展陈、音乐派对等新业态,培育商业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造新的商业消费态度,培养多元化的审美消费意识,通过品牌运营拓展非遗消费的潜在商业空间,让非遗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三是非遗时尚化,拓展非遗研发新模式。非遗的历史性对应的是“过往”,文创研发对应的是“时尚”。通过国家文旅部开展的非遗研培计划,将非遗传承人与高校、文创等单位进行合作设计,将文化创意和应用设计相结合,做到“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离根”。也可借助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等平台,以非遗工坊、非遗主题景区为落地载体,推动非遗进商圈、写字楼、学校等,将山西传统扎染、刺绣、剪纸等非遗文创产品,借助深圳文博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平台集中呈现和推介,在实现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同时,打造高端旅游购物品牌,让非遗文化折射出新时代的文化温度。
四是促进文化多元化,升级非遗产业新业态。通过举办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文旅活动,升级创新文旅业态,整体提升山西旅游形象,促进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参照“旅游+”业态体系的创新升级,将与非遗相关的各类产业形态,如文教、文商、文旅等相结合,重点是引导非遗走进日常、服务当下,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文旅产品体系建设,促进非遗与文化产业等业态的融合,促使非遗与文化品牌跨界合作,拓宽经济实体和市场平台等多渠道合作。通过非遗为品牌和商业注入人文内涵,使非遗在当代社会获取造血机制,通过更新迭代促进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守住我们的根和魂,需要物质上的继承保护,更需要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自强不息”的奋斗品质,“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而“传承”看似是个宏大的命题,但确乎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跬步才能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