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迎新春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30 08:09:19  访问量:1426

腊八过后,年味渐浓,群众迎接春节的热情不断高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许多非遗传承人也都纷纷行动起来,以“龙”为主题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高台文化产品市场,更将新春祝福传递开来。

image.png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通过“手工作坊与企业化生产相结合、培育创作人才与营销人才相结合、展现区域特色与时代风采相结合”的“三结合”发展模式,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域特色明显、人文内涵深厚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扶持红色文化艺术剪纸技艺、九发传统手工艺、麦秆画工艺三个非遗就业工坊不断壮大,带动32名农村妇女、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将美食、传统手工艺等体验类非遗项目植入红色旅游产业链,非遗商品实现进景区、进酒店,全县非遗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image.png

龙凤花烛是秀山民间传统工艺,2007年被列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依托市级非遗传承人建立非遗传承点、体验点、非遗传习所,传授龙凤花烛非遗手工技艺,培养非遗人才。同时,促进市级非遗传承人与学校合作,打造“非遗大师工作坊”,通过对龙凤花烛制作技艺进行创新改良,不断提升手工花烛档次,适应市场环境,推进非遗作品向商品转化。

目前,当地已研制出寿星烛、牛头烛、花灯烛等包含婚庆、寿庆、香薰等5种类别186个规格的龙凤花烛产品,产品通过秀山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image.png

随着春节临近,在素有“泥塑之乡”美誉的山东潍坊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民们加班加点制作“泥叫虎”等泥塑产品供应全国市场。

聂家庄村传承的“泥叫虎”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潍坊高密市姜庄镇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以非遗工坊为基础,着力发展传统泥塑产业,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image.png

走进铜官区西湖镇农林村的“百子老龙灯”制作现场,擅长制作板龙的老手艺人们正忙着赶制非遗龙灯,为新春佳节期间舞龙灯、祈丰年的民间盛会做好准备。

据了解,铜官区西湖镇农林村的“百子老龙灯”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非常考究,主要由破篾、扎篾、铺骨、糊纸、画龙等环节。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龙珠等部分组成,一般用竹篾扎缚,上糊纸张固定在木板上,从头到尾彩绘装饰,光彩绚丽,节节相连,节数为13节。板龙制作,看似并不繁琐却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手艺。

舞龙灯作为铜陵迎接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每逢春节期间,村民们通过舞龙灯的形式来庆贺新年,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