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里竟“藏”着十几门非遗课程! 同学们还玩起文创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07 08:22:40  访问量:1732

一所中学竟“藏”着十余门非遗课程,上课的老师是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学生们又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新颖的文创产品和传播方式,这是不是格外令人羡慕?

image.png

日前,上海市三林中学第三届“非遗·文创”论坛在博问楼演讲厅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活动隶属于学校SANLIN TED“非遗·文创”特色课程群,是推动学校创建“非遗·文创”特色高中的重要举措之一。论坛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通过严格的选拔,最终共有10个社团在海选中脱颖而出以讲述、表演、互动等方式,演绎对传统非遗的理解文化创意的畅想。

提起三林中学的“非遗·文创”特色课程群,教授课程的老师可都是响当当的“重量级”,有指导舞龙舞狮课程、中国鼓乐课程的中国龙狮九段、“浦东绕龙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大杰,指导三林瓷刻课程的上海市非遗项目三林瓷刻代表性传承人张宗贤,还有指导三林标布与刺绣课程、民俗仪式课程、三林崩瓜种植课程的都是浦东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等等。

论坛现场,三林中学吴国林校长鼓励青年学子展开联想与想象,让传统非遗在新的时代中焕发生机,用创新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和传承非遗。

接下来,同学们的一台大戏上演了——

瓷刻社用独有的雕刻语言,表达出社员对于瓷刻精神理念的理解。社员将传统瓷刻的载体瓷盘推扩至杯子、印泥盒,还将传统的民族图腾“龙”与雕刻语言巧妙结合。

image.png

中国鼓乐社用热烈的鼓点展示了《中国龙》的选段,为会场带来了热烈的气氛。社员们说,鼓的过去属于祭典和战场,而鼓的现在,则是在社团课程的学习中,由个人对节奏型的认知,锻炼社员个人的肢体协调性;由大鼓与小鼓间的问答,培养了社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image.png

西林乡音社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沪语方言,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沪谚”现场,指导老师叶霁带领社员同学献唱《声声慢》,用吴侬软语展现江南水乡的风情。

image.png

蕴斋创意社将“源于生活”的传统标布,制作成值得玩赏和收藏的标布作品,赋予其“高于生活”的审美价值。同学们将标布作为时间轴上的纽带,延展这项非遗技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image.png

云想华服社展示了亲手制作的汉服头饰,身着汉服表演了《红楼梦》中经典的“宝黛初见”的经典情节。倡议青年学子经由“华服”知“中华”,肩负传承重任,抒写时代华章。

image.png

江南茶事社以“茶礼传情意,茶香满三林”为主题进行分享展示,社员分享了茶空间的调研经历,并从斗茶中比较茶叶的品相与口味。现场演示的“云雾玫瑰”的冲泡过程,寓意非遗之花在三林的土壤中绽放。

image.png

手工创意画社团关注到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树皮、蛋壳和绳子,通过对于微细材料的创造,呈现生动鲜活的画面。在最为朴素的材料中,社员同学融入了对光影关系的理解,三分法的构图方法,使景物在平衡中不失动感,极为传神。

image.png

芳菔仰高社由社员出演“仰高亭”与“芳菔亭”,将一场跨越三林百年历史的对话搬上舞台。此外,芳菔仰高社还通过历史文献的学习、三林老街的实地走访和社团IP周边的设计,持续挖掘和延展着关于本土文化的一切。

image.png

话说中国节社团从英语的视角,表达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业知识和自然规律。社员同学用中英双语为观众献上“端午节的来历”微情景剧,在缅怀屈原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类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形式。

image.png

江南木作社以“守正创新”为社团宗旨,传承木作技艺,探索认知榫卯结构和雕刻基本工艺。社员们展示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的小型动物主题木作,同样还表达了期待使用新机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木作主题。

image.png

《非遗传承研究》副主编戴建国老师点评道,三林中学的同学们对“非遗”二字的理解透彻深入,长课程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塑造人的要求,促使非遗深入到传统的文化生态中去。

华师大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竞博士指出,三林中学将非遗技艺进行创新,将非遗的传承推动至现在进行时,探索传统在时代土壤中的未来式,进而回应“何以三林”、“何以浦东”与“何以上海”的追问。

image.png

“非遗·文创”论坛旨在培养学生“仰高”特色素养。其中,由日常特色课程研习经验所带来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唤醒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树立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对家乡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认同”。而非遗文创所蕴含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鼓励学子们养成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勇于担当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