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怎样融入公共文化空间?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1-07 10:54:56  访问量:1612


公共艺术是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态, 优秀的公共艺术蕴含着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精神。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融合民间美术元素,寻求民间美术与公共艺术的契合点,促进公共艺术创作与民间美术元素融合转化,推动中国现代艺术创作和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是当代公共艺术的新方向。

一、民间美术造型寓意性元素的融合


民间美术造型元素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创造者从生活现象和自然物象中归纳而成的具有寓意性特征的艺术元素,采用装饰性 手法作为造型基础,主要以自然物象的平面纹样形态呈现。寓意性图像是传统民间美术最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语言,这种艺术造型的创造不受时间和空间观念的影响, 在平面构图基础上,把物象的造型特征和物象的寓意结合融汇,运用装饰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平面化的归纳汇聚成强烈的寓意性特征,抽象处理后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涵义的寓意性造型符号。


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创造作品时呈现了具有寓意的物象和极富地方特色的图式以及 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具有多元化的装饰性特征,以不同的寓意性造型表现形式展现出 民间美术的独特审美和艺术风格。

image.png

公共艺术创作中有许多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的转化案例,如南京地铁竹山站公共艺术作品《竹山园林》以江南园林特有的花窗镂空造型突出“园林”主题,竹子造型采用民间美术剪纸平面化手法处理,形成清雅 简洁的效果,同时传达了竹子“竹报平安” 的寓意。


寓意性造型作为民间美术造型中 的一种元素,许多艺术家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都会借鉴这种意象造型的方法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公共艺术创作理念,赋予传统艺术新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使作品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并引起公共精神的共鸣。民间美术造型的寓意性元素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融合,是公共艺术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直接途径。


二、民间美术色彩象征性元素的应用


人类擅长使用色彩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群体的精神信仰。造型艺术中,色彩的恰当运用往往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创造者的灵活运用下,艺术作品的色彩会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感受,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门类之一,中国民间美术因其璀璨夺目的色彩而独具魅力,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运用最丰富 的艺术形式。色彩单纯而强烈,常用对比色进行色彩造型,所用色彩一般都有特定含义,具有明显的象征性特征。中国民间 美术色彩根据传统的金、木、水、火、土 五色观而搭配。五色观对应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五行观而存在,按时空方位区分: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色。 


中国传统用色观念中色彩有尊卑上下 之分,富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现代艺术中,象征性色彩元素为公共艺术创作者提 供了创作灵感,将民间美术色彩巧妙转化运用在公共艺术中,增加公共艺术作品的色彩象征性,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共通情 感的公共艺术作品。

image.png

       如西安寒窑遗址公园公共艺术作品《惊世情缘》表现中国古代爱情故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在造型上用 平面化归纳手法对繁多的动植物和人物形象进行装饰化表现;色彩采用纯粹单一的中国红,与民间美术剪纸造型完美结合, 通过红色传达了公众心中为爱情祝福的喜庆吉祥的浓烈情感。色彩语言丰富而准确,通过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元素在公共艺 术作品中的情感传达提升公共艺术的精神品格,对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城市形象的塑 造有很大帮助。

分析民间美术色彩,了解其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象征意义,将民间美术色彩转化于现代公共艺术,拓展创作空间,形成表达当代文化精神的色彩语言是传统艺术当代转化的新形式。


三、民间美术元素的转化法则


民间美术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赋 予公共艺术作品深厚的传统底蕴,有利于 提升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打造当代区域 文化形象。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迅速,民间 美术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转化在实践中形 成一定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 创造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总结和抽象概括。民间美术与公共艺术都通用形 式美法则,在现代艺术领域只有合理运用 形式美法则才能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如王长兴的公共艺术作品《海之道》是用马赛克碎片镶嵌而成的壁画作品,蓝色调表现出一种自信、冷静、理智 的气质,在形式上采用大小不一的圆的规 则构成与不规则构成对比并置,形成肌理形态。采用大量深浅不一的蓝色装饰造型,中间有少量的桔色系色彩,形成色彩变化统一的形式美。公共艺术创作转化民间美术元素 时运用形式美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image.png


分解与重构法则。公共艺术要根据创作 需求对民间美术的造型与色彩元素进行分解 和重构,选择其中重要的部分进行组合重构,或将其中的艺术元素进行分解,形成新颖的视觉形象,实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新性。如曾振伟的雕塑作品《朋友》把几个红色人物形象分解与重构组合,形成造型与色彩等多种抽象造型元素的结合体,象征光明、友爱、团结向上的意义,产生了“同为地球人,朋友遍天下”的创新理念。现代公共艺术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象征性的民间美术色彩元素分解重构,发挥民间美术色彩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 公共艺术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变形与抽象化法则。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对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变形与抽象,使其形成新的表现形式,力求与公共艺术作品 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意境相统一。抽象化处理手法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常综合转化,抽象意味给许多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现代 公共艺术创作常运用色彩的抽象化法则。


image.png

 如郑州城市雕塑《天地之间》,外观上雕塑呈中国传统红色,有吉祥喜庆的寓意;造型上运用水的流动状态构成,形象特征既流动又静止,同时结合了红色火焰的活跃性,象征着对生命力的无限向往和热爱。创作者利用色彩的视觉冲击性、审美性、象征性,将色彩充斥到变化百态的形象中, 令传统的色彩寓意结合创新性造型设计,使 “天地之间”更加契合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 和现代城市形象装饰。

四、民间美术象征性特征的多元拓展

 民间美术的象征性在现代公共艺术的发 展路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艺术家 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经常借鉴和拓展传 统民间美术的象征性特征并赋予其新的涵义,缘物寄情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象征性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在当下中国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逐渐多元化的环境下,许多艺术家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精神,拓展创新思维,从民间美术提炼出现代象征性图像,以不同效果呈现在 大众面前,以公共空间作为载体,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公共文化宣传的作用。

image.png

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公共艺术作品《未来之门》采用的是传统民间美术中人物和动物造型的结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风俗趣味。该设计整体呈金色,一只蝉在枝条上趴着, 六个孩童在旁仰望或攀爬。借用人体肌肉 线条交叉连贯的特色,把“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枝条上的“金蝉”寓意品德高尚、守时守信;“孩童捕蝉”则突显了民俗、民趣,倡导积极、勇敢的精神。而且“金蝉” 与粤语的“金钱”谐音,象征珠江新城蓬勃发展,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增加了能与群众引起共鸣的趣味。 

image.png

北京地铁壁画《四大发明》也是将民间美术元素跟现代公共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结合,对人类文明历史作了图像阐述。作品图像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民间美术元素,如水纹蕴涵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代表着永恒、 象征着智慧,具有一种向往美好的人文情感。还有象征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帆船纹 样,体现了人类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所呈现的纹样和内在寓意象征着一帆风顺。南京地铁壁画《东山再起》以东晋名士谢安高卧东山,妙谈玄理,走出东山,领兵迎敌的历史故事创作公共艺术作品。


从整体上看,主要采用传统民间剪纸的构成形式,将要表达的 物体完全展露互不遮挡。从细节上看每个形象结合了民间美术纹样,用简单的几何形描述而成。作品中出现的朱雀、青龙、白虎、 玄武等神兽形象,象征天地四方;云纹、如意纹、燕子纹样等寓意吉祥、出征得胜、战后高升、国泰民安。艺术家用这些巧妙的象 征性方法将“胜利”表述得既爽快又不失形式的美感。


整个公共艺术作品结合几何形体中干脆利落的线条,古铜色的材料质感表现 出一种沧海桑田的历史感和中华民族奋发向 上的硬朗精神。“东山再起”以地铁公共空间作为载体,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公共文化宣传的作用,作品用现代构图模式结合传统艺术元素,传承了一个城市的文脉信息。


 民间美术拥有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加强对民间美术元素的探索和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将我国传统造 型元素和色彩元素应用到现代公共艺术当 中,有利于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公共 领域传承国家文脉、发扬民族精神、营造直接展示和承载当代文化的公共空间成为公共艺术的核心目标。 


民间美术元素的公共艺术转化实践,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也是 对当代艺术的创新开拓。现代公共艺术出 现两个倾向:一个是用现代方式展现古代 文明,一个是用现代观念表现对现代社会 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公共艺术对民间美术 与当代文化的联结能有效促进区域文化生 长,基于传统艺术基因但能够超越传统艺 术领域范围,构建新型公共领域文化,呈 现当代文化精神,是公共艺术发展的潮流方 向,是新时期艺术创作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