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谋划非遗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

栏目:非遗中国说 发布时间:2024-01-26 15:15:26  访问量:1179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91.9万人。以我国14亿人口基数计算,每万人拥有中医师数量不足7人,人民群众看中医的现实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这就要求中医药教育必须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障。

“中医药振兴发展最根本要靠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新征程赋予的时代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说。2023年12月27日,受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结题评审会。

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推进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新时期一流学科建设改革……许多切实建议从现场传来,来自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全国多省市中医药大学的院士、校长、专家们热烈探讨,他们一致认为,该项目站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中医药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支持中医药高校发展强基计划

结题评审会上,王琦作为项目负责人介绍情况。本项目从2022年3月立项,到2023年11月结题,项目组广泛开展调研,通过文献梳理、政策研究,整体把握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对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中医药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两院院士、国医大师、高等中医药院校领导等57人次进行咨询;对28位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中医医院院长等进行问卷调研,针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五大对策。

会上透露,《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已经形成,下一步计划形成院士建议,向上级有关部委报送。

根据高层次人才不足、教育模式不健全、中医主体思维弱化、学科支撑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这五大问题,项目组提出建议,明确精英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出名医、出名师、出名家”为目标,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方,下大力气支持中医药大科学计划,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

“要发展中医药的强基计划,把家传弟子及好生源‘拔’出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肯定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中医药教育模式改革要实现“双符合”,既要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逻辑,又要符合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建议教育部支持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中医药及相关专业的单独招生,扩大师承、中医世家人员录取的比例,全面实现中医药院校进入全国各省份一本招生序列。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应遵循多元化、适应性、发展性、特殊性原则,组织建立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凸显中医经典应用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中医特色疗法实践能力、中医科研能力等评价指标。

“对学生进行守正创新、创业、创意教育,特别是开展传统文化素养评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建议进行小切口、大格局改革。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谷晓红强调:“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产生更多中医药领军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中医优才

“中医药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这个维度加强共识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作为组长提出的见解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中国工程院二局教育处一级调研员王晓俊,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等十多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他们对项目的背景意义、文本撰写、对策措施等给予高度评价。

评审组认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中医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动能,也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教育,显然项目选题具有正确性、必要性和战略前瞻性,能切实支持中医药教育发展。

“开展新时期的学科建设改革,要注意‘两保两顾’,即保主干学科、保老学科根基;顾及新学科和学科群。”王琦提出,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评审会邀请了跨界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帅,她认为中医药发展要从自主迈向自强,开展中医药自己的“强国工程”。《光明日报》原总编敬天林认为,课题组在思想上、定位上明确了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

报告建议,成立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委员会和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室,每半年轮值召开一次全国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两个组织以“政策+学术引导”的形式开展工作,委员会定期开展中医药教育巡查,研究室向国家提供政策、机制、经费投入的建议,以保障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站位高、立意深、问题准、措施实,这是一份顶天立地的难得的好报告!”高润生表示,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需求、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保障。

该项目还受到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关注。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志书等线上参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季光还专门发来书面建议,他们深耕教育事业一线,对课题重要性的体会更为深刻,纷纷表示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勇做传承实践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承担着培养一流人才的重任。

项目组通过研究,明确了2035年远景目标: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日臻完善,中医药教育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