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的数字化传承与活化

栏目:非遗中国说 发布时间:2024-01-10 09:36:11  访问量:1337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当前,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新契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华文化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全民共享的体现。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指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加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2023年6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征集评选工作的通知,征选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北斗导航、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示范案例。

文化数字化 让文物遗产信息永久原真保存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作为人类历史文明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开启文化机构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与全民共享的重要途径。从实践看,各大文化机构正在加速将海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数据资源。

image.png

2023年2月,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上线;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故宫“数字文物库”向社会最新公布2万件数字文物影像,自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数字文物库”以来,其录入的文物总数已超过10万件。

2019年,江西省博物馆启动的“‘数智江博’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入选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该项目运用高清全景采集制作技术和HDR融合技术实现高清全景成像,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全景数字博物馆。此外,项目还采用平面扫描、三维扫描与建模、数字拓印等多种先进数字技术,以非接触、无损害、高精度的方式,完成了馆内20000余页纸质档案、10000余页古籍善本、100余件平面类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实现了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

image.png

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

文化数字化,是永久性原真保存文物遗产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提出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资料。据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部长吴健介绍,“随着几代人的努力,敦煌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石窟寺数字化体系,包括数字化方案设计、壁画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多媒体节目制作技术、数字创意展示技术等。截至2022年12月,敦煌共采集高精度洞窟289个,洞窟整窟图像加工179个,洞窟空间结构重建206个,彩塑三维重建45身。此外,2016年,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2022年12月18日,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通过素材库向全球开放,实现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

为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搭建国家艺术品数字档案库和共享平台,加快传统文化艺术品的数字化转化、归档,首先需要博物馆、艺术馆等公益组织为文化数字化提供公共文化资源,并引导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及人才保障,从而让更多经典藏品得以“活化”。其次,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文化艺术经典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整合起来,并进行立体化的呈现。

博物馆展陈设计 开发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其中关于“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的阐释为“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新技术在这里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精细的概念。”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有效地将知识和信息向观众进行传递和诠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烈参与了多个博物馆展陈项目的设计,他发现“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展陈应朝着体验多元化、服务智慧化的方向发展,给观众更丰富的、沉浸的体验和更智能便利的服务。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创意的工具,对文物和历史文化内容进行阐释和解读,并进一步创造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沉浸氛围,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强化认知和传达的效果、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博物馆还可以通过智慧化手段,了解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兴趣点所在,从而为更好的优化展览设计和展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image.png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博物馆外景

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为例,在遗址上复建的应天门,现已成为洛阳最大的地标性仿古建筑。张烈团队与建筑师合作,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考证,在博物馆内的遗址空间上开展在地性的内容阐释和艺术呈现,把筑城的工艺过程以及在城门上发生的著名故事以数字化形式进行演绎。“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高度的凝练和适合博物馆传播方式的重新编排,需要和展示手段进行充分的结合。任何展示新手段和新技术,最终都要从知识和信息的传达为出发点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取得良好的阐释效果。”

为了更高的传播性和话题度,与机器人专家合作,开发由机器人演绎的舞台剧,同时,在建筑外面制作投影秀,使博物馆成为洛阳的网红打卡地。“博物馆要树立传播意识,我们不仅是办一次展览,而应该是一次传播活动。我们需要对一些重点特色内容进行着重的创意和解读,在尊重知识本体的基础上,努力以颠覆性的新创意、开拓性的新手段,获得更高的话题度,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张烈介绍道。

image.png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展览现场

2023年8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24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其中由数字艺术中国/中数艺DAC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参与策展、设计,京东方艺云创建的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入选。据王泊乔介绍,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的整体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建多个沉浸式、动态化、游戏化的叙事场景,展览从时间和空间线索设计了“时空穿梭机”“多感知星球”和“未来灵感城”三大板块,贯穿探索时空、收获自信、唤醒感知、激发思维、灵感创造、认知自我六个方面的情感线索。观众仿佛乘坐时间机器,亲身体验古老的岩壁、陶器、青铜器、竹简、绢、布、纸、屏幕等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媒介和科技的历史变迁。

2.构建能够让观众产生心流体验的沉浸式场域,“时空穿梭机”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跨时空的宇宙视角,人类可以站立在更为浩瀚的时空维度,驻足观望人类从过去到当下所取得的成就。

3.强调多觉感知、虚实同源,“多感知星球”通过交互艺术装置激活观众的感受力,让忙碌的人们可以停下来,从视、听、触、嗅等感知角度,感受时间缝隙里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4.“未来灵感城”使观众可以穿越到未来,体验与畅想未来元宇宙园艺师、捏脸师等职业。

在王泊乔看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博物馆数字展览越来越受观众欢迎,一些展览无论是规模体量和投资都是‘大片’级别的。这带来了个问题,到底是文化艺术在吸引观众还是科技在吸引观众?比较痛心的是我看到现在有展览纯粹为满足观众的感官上的刺激,过分强调技术、互动、声光电等局限于打造震惊体验的场景,但博物馆数字化内容粗制滥造、山寨抄袭。”他呼吁文博和文化遗产的展览应该去展陈装修装饰化,多关注模块化可持续性数字展陈空间和如何用数字方式进行内容的深度创作,这样内容可以一直更新、变化。同时,也呼吁各设计创作机构在追求炫酷感官刺激的同时,更要追求审美和思想的深度,需要艺术家和设计师站在当代人的视角,发挥想象力,运用现代艺术工具进行再创作。以考古精神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艺术化转译,积极探索并建构数字艺术美学体系,让体验者在数字视听作品中获得真实而深刻的文化和美学体验。
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同样对现代的新技术持警惕态度,他认为:“当表现力如此强大的数字技术进入博物馆领域之后,它对博物馆传统的展示方式带来的变革或者冲击是巨大的。我担心这种炫酷的高科技呈现方式,会影响观众对物的本体的直接观看。尽管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当我们沉浸于数字艺术带来的视觉愉悦时,也应该警惕数字技术的强行介入让博物馆和物原本应该有的亲密关系变得疏离。”

更新策展理念 让展览方式不断迭代升级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时强调,要“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博老专家回信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按照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技术路线,积极应用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努力让观众能够通过智慧展厅观展体验,切身感受古老历史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的新活力。近日推出的“数说犀尊”展览就是推进智慧国博建设的最新尝试,展览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突破常规陈设手段,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研成果,打造集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于一体的智慧展厅。

数字化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如VR虚拟现实、3D数字化渲染等方式,赋予传统艺术品更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的呈现形式,同时,创新展览形式,丰富展览业态,构建更多沉浸式新场景,加大传统文化艺术品的传播力度。
湖南博物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新的展览形态,以打破博物馆往往通过文字、图片和器物相组合串联知识的展示传统,特别是在当下的数字时代,观众的观展模式、喜好、审美情趣已发生变化,展览的展示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2022年,湖南博物院联合天津大学共同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博物馆展览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其成果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湖湘音乐史”展项。据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介绍,“之所以制作知识图谱的数字模型,因为它完全打破了过去看一件文物获得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模式,而是将具有相似类型、相同功能的不同器物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谱系帮助观众解读文物”。
“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收藏机构、研究者、策展人、设计师群策群力才能得以实现。对此,湖南博物院试图联合考古界、哲学界、当代艺术界以及其他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多学科间的融合,共同打造一种新的展览模式,毕竟博物馆的未来需要文化和技术相互叠加来共同铸就。”段晓明说道。

image.png

“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现场

2023年初,湖南美术馆举办的“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引起参观热潮与广泛好评,展览参观总人数近6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1亿人次。其中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是展览的重要一环,这个“展中展”汇集数字投影、科技互动、虚拟现实、艺术装置等形式,用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场景再造、历史再现、艺术再生的效果,极为吸睛。

“其实对公众来说,所谓的沉浸式数字展示体验早已不新鲜了,并不是你只要做沉浸展观众就会买账。”据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介绍,“此次展览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其核心原因是基于北京画院十多年来对齐白石的深度研究。在对传统深研的基础上,我们生发了一整套展览系统,这也是这个展览最核心的底牌。例如我们根据齐白石的《万竹山居图》做了三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其一,展览的文献部分,我们介绍了齐白石在家乡湖南湘潭的生活;其二,展厅中我们根据画面中齐白石的家乡样貌,在现场种上了‘竹子’,搭了小桥,背景用数字化的方式制作了一个有水塘、居舍、远山的沉浸式场景,让观众可以对这张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其三,在二层展厅展示了《万竹山居图》原作。重复是有力量的,通过对这件作品不同方式的呈现、不同层面的解读,观众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对齐白石的作品就有了多重理解”。
在这个被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包围的时代,如何为传统文化经典找到新的可能性?吴洪亮形象化地借用了西川的诗句“把竹子种在5G的时代”,“首先要有一套知识输出系统,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次,充分理解数字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手段,以中国画为例,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我们能更加生动准确地传达和阐释中国画抽象的审美意境,如“三远”、计白当黑、笔墨意趣等。最后,创新展览方式,今天我们的艺术创作主体也从个体艺术家为主,转换为群体、团队为主,甚至加入人工智能;创作手法除了使用毛笔与宣纸外,3D打印、AI也被不断使用;艺术作品也不再止于造型与色彩,还包括嗅觉、触觉等多方位的创作,这些改变也要求展览方式不断迭代与升级”。

科技助力创作 传统经典的数字艺术转译

数字艺术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时尚语言,2011年,中国台湾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接受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委托创作,在林俊廷看来,对于传统经典作品的数字艺术转译,“首先,不能喧宾夺主,要尊重原作,并对中华文化持有敬畏之心。其次,科技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要巧妙运用现代科技,用大家都能看懂、听懂、感受到的形式传达中国的美学意境。最后,要警惕科技炫技,数字艺术创作不仅是让传统文化元素‘动’起来,也不能一味追求漂亮动感的视觉图像,这样的展览仅是一个大型沉浸式PPT展,无法真正让文化‘活’起来”。

这种借用数字化手段将传统经典进行重新转译的方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看来还不够过瘾。“从博物馆系统的角度,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博物馆文物和古代遗址进行数字化复原与保存,或者把那些看不到的、不能轻易拿出来的珍贵文物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呈现与展示,这是数字技术的一大优势。但在工具之外,依托数字技术的数字艺术创作还有巨大的独立成长空间。实际上,数字技术的功能远未发挥到极致,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新的东西,数字本身就是虚拟的,艺术家可以脑洞大开,用数字技术创造任何我们不知道的景象、意象、图像,构建一个自由的世界,而这也是我一直期望看到的。”

image.png

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览现场

当下,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数字艺术的创作。近日在湖南博物院举办的“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览,艺术家和科学家对湖南博物院的五件国宝进行了数字艺术项目的重要尝试。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几何机器人实验室团队的科学家姚燕安,用商代晚期的“大禾人面纹方鼎”与机器人进行融合,创作了《大禾机器人行鼎》。“自古以来,艺术家就一直不断地从科技中吸取营养和手段进行创作,只是当下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更新,艺术创作手段更加多元,从而使得科学与艺术融合后的成果既具有美学价值,亦具有美学意义,所以有时科学与艺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就像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的那样:‘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姚燕安说道。

艺术家张小涛和张无量的《神鸟》多媒体数字艺术项目灵感来源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画。据张小涛介绍,“我试图用虚构的神兽符号来与马王堆帛画中的神鸟、龙、蛇、马、兔等神话符号进行对话,对汉代文明表达一种敬意。但古代文物的当代数字艺术转换需要复杂的知识系统,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与未来感,在与历史底蕴深厚的博物馆系统对话与合作时,其实是很有难度的。但这样的合作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是有意义的,博物馆系统的学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可以给当代艺术与数字媒体领域带来深度的思考和经验,就像导航仪一样给我们某种重要的参照意义”。
要让中华传统经典实现数字化传承与“活化”演绎,首先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数字化的布局建设。其次,博物馆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展览展示方式,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经典传承传播的多重路径。最后,艺术家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拥抱时代,试验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