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总馆长杭间以“与科技同进步的‘手艺’”为题,作主题演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习近平主席文化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传统文化不向现代文化转型,文化的承继与创新问题不解决,是文学艺术各个门类都很难前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天我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传统应当如何面对当代技术进步的观点:“与科技同进步的‘手艺’”,主要谈谈当代科技进步和手工艺之间的关系。
多少年来,在专业学术界一直牢牢守护着工艺美术的手工价值,认为“手工”是传统工艺的最大特点,也是发展的底线。以至于社会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些评论,大家都不敢讨论是否可以越过手艺的边界,认为手艺一旦使用一些新技术,就已经不是传统工艺了,就不纯粹了,就不值钱了。
我强调我是手艺的手的价值观点的拥护者,我一直强调工艺美术中“手”的重要性,手的文化价值,我曾经用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书中的这段话来概括最典型不过。卢梭说:“工艺的功用最大,从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合力从事自我活动,由此可以得到‘自然’的发展,获得事物的直观,确定知识和陶冶道德的基础。工艺是人的身体活动与内心体验的结合,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正直的教育方法” 。这一段话,卢梭将手的价值和一个人的身体的自然成长、思想成长、道德成长之间的关系,做了非常深刻的阐述。
进一步分析,在手的劳动中,手艺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它的中介物是工具,人借助工具来实现造物的目标,这就是手艺,手实际上只是身体的延伸,要实现造物的目标,必须借助于工具,这就是“技术”的作用,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打制开始,工具就跟技术的演进和发展不可分开。
从手艺的历史发展来看,技术,一定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发生倒退,工业社会电子社会互联网社会,如果不是宇宙不可逆转的灾难和人类的核战争,不会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这些进步是建立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上的一种进步发展。
举两个典型例子,一是我们熟悉的古代名城“偃师”,在河南,《列子·汤问》记载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传说在西周时,天子周穆王曾经越过昆仑山,一路向西,用三年时间周游了列国。途中,有一位名叫偃师的工匠求见,并向他献上了一个自己制作的人偶。这个人偶外貌栩栩如生,可以像人一样自如地站立行走。周穆王见了大为吃惊,叫来自己的宠妃一起观看。在偃师的指挥下,人偶竟开口唱起了歌来,歌声婉转悠扬,十分动人。人偶还会跳优美的舞蹈。精彩的表演,让周穆王哈哈大笑,这时意外发生了:人偶竟然向周穆王的宠妃抛媚眼,周穆王大怒就要下令处死偃师。
偃师赶紧解释,它只是一个人偶。见周穆王不信,他当场把人偶拆散。周穆王看到眼前心肝肺等一堆七零八落的零件,才终于相信了刚才为自己献舞的确实不是人。于是感叹:“原来人工的技巧竟能达到与天地造物者同样的水平,真是不可思议”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南的偃师是中国最早的机器人的故乡。偃师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的工艺达到了惊人的水平。我们今天的工艺美术,在伟大的传统面前,再怎么强调技术都不过分。又如诸子百家的墨子,与公输班(鲁班)齐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所有传统手工艺人的祖师爷,他也是一个伟大的造物者和科学家,墨子制造了当时一流的飞行器,对光学的贡献,他与公输班的关于围城守城的著名较量,在历史文献中都有丰富的记载。实际上,中国的手工艺在先秦,在古代社会,它本身就是一个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代名词。
三星堆的青铜器,我们今天难以确切知道它的制造时间,但是如此高超的铸造和冶炼技术,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支持,它的手工艺的技术观念一定不是固步自封的。
在我们的工艺美术界,手工艺术借助技术的进步开展创作已经是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比如说陶瓷,早已随着硅酸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木材加工的成型、家具制造中的切割手段和五金钉胶,都离不开新的成型技术和加工的技术,没有现代科技的结合,如果还是沿用古人的那种自然加工手段,是不可想象的;金属加工,冶炼工艺改进,包括化学染色、编织的动力和数字化,印刷从雕版到电脑排版,早已经过了很多代际的进步;刺绣中的机绣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的刺绣技术,雕刻中精雕、3D打印,早已被大量的使用。国际版画界很早就开始用电脑编辑并由打印输出,竹编造型中的热压成型,还有编程、开模、干燥技术等等,还有非常多的新的材料的出现,都预示着我们的工艺美术,面临着一个全面的当代新技术的介入和推动。
工艺美术与时俱进的技术变化所展开的问题,包括传统技艺和当代媒介的关系、科技探索与材料的跨界的边界和分寸、技术感性和观念的表达的平衡,等等。值得我们全体的工艺美术家通过创作来积累经验、推动发展。
手工艺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它通过触觉、结构来追求材美工巧那种天人合一的功能。进一步发挥材料的价值,更好更巧妙的展现美的构想等,仍然都是一些老问题但面临的一些新知识。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手工艺的发展如果与时俱进,一定会迎来了手工创作的一种方法的转化。
今天的手工艺更多的增强了“设计”意识。在设计加技术加手工的过程当中,手工到底是在前还是在中还是在后?木雕已经广泛使用精雕机,经过3D建模打印出来的这些人物的形象,最终还是要通过手去做最后修改,去进行整体的艺术把控,才能最后完成。因此不用担心,它依然是手工的,它依然是手工艺术,它不是一个技术的冷冰冰的,千篇一律的东西。
在这样的一种当代手工劳动面前,未来的创作可能不是照师傅留下来的模板,也不是临摹传统的某种模式来去展开创作,而是通过真正的设计,借助艺术的情感,去展开一种新的思考与创作。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里,手工艺术的发展会有一种重新阐释,会产生一种新的变革。这种变革从古老的文明,从传说,去展开新的解读,很典型的,这几年大家对《山海经》解读,让我们去重新关照夏商周文化,思考在漫长的朝代时间里,每一种文明的创造,从那些神话未知的文明里面,都能找到一些新的传统的技术发展印记。这一切,就像从物理学的原理回到第一性思考一样,手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同时,仍然不能离开人这个主体,这就是——仍然是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