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3-17 09:08:07  访问量:3299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今年全国两会,“文化遗产保护”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为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鼓与呼。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全社会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文明薪火的共同愿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锦绣山河上遍布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仅属于当代,也属于子孙后代,保管不好就是历史的罪人。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代表委员就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出的有建设性的想法,引起理论界和业界的进一步思考。

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树立“大保护”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体系。文化遗产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等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要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保护模式,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战略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形成保护合力。

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注重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文化遗产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鲜活的生命体。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时代语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要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让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健全长效机制,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实保障。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守护民族的文化瑰宝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凝聚众智、汇聚众力,共同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