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国潮中华美学的时代表达
作者:非遗保护发展网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5-22 16:33:54  访问量:1675

春风澹荡,文脉勃兴。中华大地飘溢着缕缕清新馥郁的文化馨香。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万物复苏,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绘写出植物花卉依时绽放的时令之美;林和靖“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描摹出谷雨新茶的鲜嫩与清香,在赞美自然中传递出对生活的由衷热爱与沛然意趣。

  夸姣人间,可由自然装点;美好生活,需由文化浸润。中华美学精神,如形而上之道依托形而下之器即科技发展,进入亿万百姓的生活。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借助数字技术将中华时令之美演绎成惊艳世界的影像精品;博物馆中尘封的精美器物,依凭3D文博元宇宙的虚拟展示场景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AI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赋予日常生活美学以中国风尚。

  国风国潮势头正盛,中华美学如水墨丹青扮靓美好生活,构筑生活美学新境界。


艺文生活:文化经典多元呈现

  中华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多为文人学者研读览阅,或是尘封库房束之高阁,其精彩篇什鲜能广为流传,智慧精华难以惠及民众。伴随现代传媒和新媒体发展普及,借助影视传媒、数字艺术、网络视听等媒体形式,众多文化经典跨界“出圈”、焕发新姿,贴近大众,走进生活。

  《周易》《尚书》《论语》《史记》《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永乐大典》等古代先贤经典,洞观环宇,俯察人世,哲思深邃,慧心通达,但传布不广,识者有限。古今圣贤为之注疏、释义与探究,虽不计其数,却殊难普惠。《典籍里的中国》以“破圈”传播方式,让传统活在当下。节目探赜索隐、披沙拣金,将典籍中的思想精要演绎成剧情化、表演性综艺作品,借助生动的情节、再现的情景、形象的表演,以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方式,使艰深的语言、深奥的思想,获得鲜活展现、浅近表达、澄明释解。由此,《周易》独特思维方式和“群经之首”地位、《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创造性编撰智慧、《天工开物》之工匠精神与造物慧心等,成为便于传习、易于领悟的智慧滋养,被大众递相延传。而演绎经典的作品本身,也成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精品。

  水墨丹青是中华文化独特标识,文人画作堪为华夏文明精华。历代名画相继亮相博物馆,展陈手段日益丰富多样,让国宝说话、文物演示,引发一波又一波文物观赏热潮。文博观览既是一种文旅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美术馆日益成为文化审美体验的重要场所。数字化不仅提升文物保护水平,而且推动文物活化展陈,贴近年轻受众群体,满足数字原住民需求。《金陵繁华图》 《富春山居图》等的数字影像呈现,突破传统实物展陈空间限制,更新艺术场景和人文故事传播方式,既提升了古代绘画长卷细部刻画与水墨表现的观赏效果,又增强了受众的美感体验和艺术兴味。央视《诗画中国》将演员表演与数字化场景融合,以数字技术完美复刻出《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卷的景致,让演员齐溪进入画中轻歌曼舞,导引观众沉浸式欣赏充满烟火味的金陵风光。歌手许嵩以一首中国风歌曲《纸上雪》演绎《江干雪霁图》,配以方文山的唯美歌词,完美生动地诠释了古画洗尽尘氛、悠远宁静的意境,以经典再创作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文艺佳构。

数字新媒体蓬勃发展、广为普及,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文化传承弘扬系列》《这些都是中国的》等短视频,以短小精致的视频制作,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微处:专注一个词组成语、文史典故,探究一种民间工艺、工匠绝活,凝注一方民俗风情、地方掌故,尽精微而致广大,深入浅出、活色生香地勾画出传统文化的绰约风姿。


服饰饮馔:衣食所安何以为足

  衣食富足可令生活安稳无忧,却无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人们追求华服美食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过度追求锦衣玉食势必走向华贵奢侈,这显然不应成为美好生活的表征。赋予服饰饮馔简淡优雅的美学旨趣,既可提升生活美学品质趣味,又能树立舒适有度的消费理念,还可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服饰承载灿烂文明,寄寓人们美好祈愿,维系千年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服饰底蕴精深、魅力无穷。李渔强调女子衣装应“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文人着衣应以“闲雅”为要,不必“染五采,饰文缋”,体现出鲜明文人审美趣味。舞蹈家杨丽萍独钟传统服饰,舞台上孔雀服饰惟妙惟肖、惊艳世人;舞台下民族穿搭简约大气、时尚新潮,堪为民族服饰代言人。

  国风日盛之下,民族服饰从小众爱好转向大众潮流。繁华闹市,潮男潮女始终是主角,外来潮服一度受推崇。世风流转,时移俗易,如今人头攒动的都市街头,摩肩接踵的古镇古街区,身着新式汉服的年轻女子络绎不绝、往来穿梭;妆容打扮、穿搭配饰尽显民族之风、时尚之潮。各式传统服饰中,马面裙可谓一夜爆款、一骑绝尘。此款裙装为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盛行于明清,其设计寓涵丰富,内外裙门均有不同装饰,裙腰多为白色,以绳纽固结,蕴意白头偕老。各地汉服馆既出售出租汉服,也提供妆容、发型服务,鹅蛋脸、单眼皮等“新中式”淡妆备受青睐。

  古风今韵彰显传统生机、时尚活力。民族服饰消费热潮,带动相关传统工艺品市场,促进新中式服装创新设计。央视总台春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由常沙娜亲手绘制纹样底稿,借助“歌曲+虚拟技术”,以全新的舞台表演方式,秀出了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传统纹样和服装设计,让东方风韵惊艳世界。令人目不暇接的纹样展现,既有高清的实体和虚拟纹样,也有细部的植物和吉祥纹饰,淋漓尽致、细致入微地呈现出中华纹样既绚烂富丽又蕴秀茂美的美学境界,是当代服饰设计的珍贵资源。除了传统纹样,香云纱、水墨书法、玉石、汉字符号等中华文化符号,也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设计元素。近年中国服装设计“金顶奖”获奖设计师,自觉从古典美学、非遗艺术中寻找设计灵感,众多老字号成为市场宠儿,国潮新品牌也频繁亮相国际舞台。

  中华传统饮馔文化博大精深、名闻遐迩,从古至今丰富着华夏子孙日常生活。八大菜系流派分殊、色味俱佳;地方菜肴遍布九州、风味各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天下一锅》多视角呈现从宫廷到民间的美食,其菜品种类之繁多、厨艺烹饪之精绝,令世人艳羡赞叹。饮馔之魅力,源于味蕾不止于味蕾。饮馔不仅蕴含深厚的礼仪伦理内涵,饮馔书写还成就了无数精美诗篇。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苏轼“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黄庭坚“个中渴羌饱汤饼,鸡苏胡麻煮同吃”,既为传统饮馔增色添彩,更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化经典。

饮馔还延伸出宴乐、舞蹈等宴饮娱乐与礼俗风尚。古人饮酒常伴有鼓琴、歌唱和对弈,宋代饮酒甚至发展出五花八门的方式,如巢饮、鹤饮、牛饮、对吹、夜饮、轰饮、剧饮等,而酒饮宴席场景更成为常见绘画主题,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马和之《幽风图》、刘履中《田峻醉归图卷》、刘松年《醉僧图》、马远《月下把杯图》等。宴饮还讲究环境的优雅、陈设的精致,营造出烛光香雾、歌吹杂作、恍若仙境的氛围。如此深厚的饮馔文化传统,虽淩跨百代而能自成家数,自可惠泽当下、润浥生活。


居家行旅:雅致意趣蔚成风气

  衣食关乎温饱,住行关乎居游。美好生活离不开雅居美器。古代文人不仅徜徉于诗书画之艺境,更将雅韵美学融入园林、居室、器用等造物之中,使日用起居充满审美意趣。古典园林追求浑朴未分、自然圆融之审美,推重“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造化天趣,甚而以诗性品题、题咏构园设景,意境悠远,独标孤帜,成为承载中华经典的“精神空间”。明式家具崇尚朴素雅洁,鄙弃绮丽华彩,形成简约素朴、淡雅空灵的美学特质。李渔谈论人居美学,主张:“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文震亨《长物志》论及衣饰、室庐、几榻、器具,甚而花木、禽鱼、水石,皆以自然古雅、无脂粉气为审美标准。由此形成的雅韵之美,具有超越古今、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在中华生活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华造物崇尚匠意,更重智慧。先人造物,遵从致用有度的造物思想,讲究法度而不拘泥于法度,善于因地制宜、灵活变通,赋予工匠发挥艺术个性的空间。注重物我互融的空间构筑,建筑与园林讲求物理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空间围合与敞开中渗透着人的轨迹与视角,由此生成丰富的精神意蕴与审美情趣。推崇物尽其用的生态理念,主张“物我同一”“物我和谐”的观念,以“惜物”之心对待造物,秉承“物尽其材”“物尽其用”的准则,强调“强本节用”与“致用利人”的生态理念。

  造物有智慧,赏物有情趣。古代文人对物的体验与品赏独异其趣,推重尚简崇朴之趣味,意在“栖心”与“养志”,形成超然世俗的待物赏物姿态。如舟车之用,在皇室贵胄那里,是骑驾卤簿出行中身份地位、礼仪阵势的彰显;而于文人而言,则是子夜清声的行旅中“畅离情”“宣幽思”“写高韵”的性情抒怀。造物之用,与其说是为生活便利舒适,不如说是为心灵充裕丰盈。香之幽、茶之爽、琴之寂、竹之冷、花之韵、石之隽,非物本身固有,乃人心所赋予,正所谓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秉持雅致意趣,物的雅赏既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交生活的主基调。吟诗、作赋、挂画、抚琴、对弈、品茗、插花,以及曲水流觞、饮酒对诗等,精神文化与日常生活浑然相成、难分彼此,充溢着清雅的文化馨香。

  文化旨趣,流脉千年,惠泽当代。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文润阁”的设计,赓续文人园林曲折尽致之美学原则,营造出“人在阁中走,宛若画中游”的独特意境,使文人园林最具特征的“掩映之美”呈现无遗,成为网红打卡点。苏州博物馆西馆的设计,精心构思了“有着园林意象的下沉庭院单元”,而“十个盒子”的空间布局,巧妙呈现出园林回廊移步观景的视觉体验。内部装饰运用园林漏窗元素和新材料、新工艺,使简约明丽的现代感与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文人审美遥相呼应。众多新中式家具,参悟明式家具简括精雅、空灵秀逸的美学妙秘,并在同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相与衔通中,创制出独具东方美学风致的时尚之作。

 时至今日,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文生配音成为现实。由全流程AI制作的《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治水》《尝百草》《填海》等在AI频道播出,意味着传统中国正迈向数字中国,传统生活美学也面临新的境遇。舞剧《深AI你》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叙述人与AI机器人的情感故事,颇具启思。美好生活需要的便捷与舒适可借助AI机器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审美与情趣却无法由机器人承担。惟其如此,传统生活美学的当代价值不言自明,美好生活的文化馨香需在推陈致新中络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