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娱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非短剧莫属,短剧也取代剧综,成为最新一代的“电子榨菜”。精品化已成为平台、从业者、观众的一致共识。伴随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开展,文旅微短剧势必会成为各地重点工作之一。
1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筹划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塑造一批古今辉映、联通中外的文化标识和符号通过微短剧全球传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数据显示到2023年11月,国内共有4000+微短剧备案,国内短剧日均流水高达8000万;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2023年,短视频平台之所以能够成为短剧行业爆发的“主场“,是因为建立起了贯穿制作、交易、分发各环节的产业生态,跑通了迥异于长视频的“轻订阅”商业模式。抖快微之间的比拼,背后则是创作者生态之间的PK,而影视公司、MCN机构则成为它们争相拉拢的对象,毕竟它们才是精品短剧创作的主力军。
在当前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作为当前最为活跃文艺形式之一的微短剧,与最为火爆的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既给予了微短剧更多的创作机遇和空间,也为火热的文化旅游市场添上一把柴,无疑,“微短剧+”赋予了行业无限的可能,更是微短剧与旅游的一次双向奔赴。
目的地为什么做微短剧? 在地文化内容与创意赋能城市文旅产品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旅+”、文娱+“不断产生着更加多元的排列组合,赋予了这个行业更多的机遇与无限的可能。文旅文娱内容已经到了爆发前夜,一边是翘首盼望升级的传统文旅,另一边是不断跨界融合的文娱内容与创意设计,全新的文旅文娱产业生态如何重构与升级?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如何让泛文娱内容可感受、可呈现、可变现,赋能城市文旅产业价值链?
微短剧赋能旅游目的地有几个方面
第一,挖掘城市“有趣的灵魂”。 在旅游已经越来越偏好深度体验的当下,内容为王从来不是一句口号。现在的文化旅游,吸引你的是故事,打动你的是体验。城市文旅拥有“好看的外表”,文娱内容却是“有趣的灵魂”。当我们用文娱内容赋能城市文旅,正是通过对内容的深度挖掘来赋予城市文旅项目和旅游目的地“有趣的灵魂”,以运营思维创造呈现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形式,从而带动体验升级,提升商业价值。 第二,新的流量入口和营销契机。 在短剧宣发的同时,利用微短剧素材编辑可宣传微镜头,做好“两微一抖”的旅游目的地宣传,借力裂变式网络营销流量、演员代言、花絮营销效应、播出营销效应、网红营销效益和游客现场游乐效应等,利用粉丝效应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微短剧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不仅反映了微短剧内容创作市场的繁荣,更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在联动文旅资源、带动地方经济、推广地域文化等方面展现出的强大能量与潜力。微短剧凭借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和快速传播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年轻用户关注,并引导他们将观看兴趣转化为对取景地的实地探访和体验,从而为文化旅游目的地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和营销契机。 第三,入选广电100部主题优秀微短剧。 入选广电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既是对微短剧品质的认证,有利于宣传推广,也是当地推广工作的荣誉,更能够很好地树立当地形象。 第四,带动落地产品运营,刺激在地消费。 微短剧的拍摄可以形成多个网红打卡点;以短剧主角原型设计妆造进行旅拍;以短剧故事为核心,以旅游目的地为场景设计剧本杀;部分场景再现微短剧内容进行微演出;开展微短剧cosplay扮演式的互动式景区的活动;设计一部分微短剧IP的周边文创产品;带动当地特色IP餐饮、住宿产品、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的销售等。更好地刺激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第五,分账模式+广告,减轻投资成本,或可能直接实现盈利。 2023年,短视频平台之所以能够成为短剧行业爆发的“主场“,是因为建立起了贯穿制作、交易、分发各环节的产业生态,跑通了迥异于长视频的“轻订阅”商业模式。 微短剧形成了各自的商业模式,有小程序微短剧、竖屏短剧、横屏短剧等。各平台也公布其透明化的分账模式。 文旅目的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进行推流合作,实现百万甚至千万流量。短剧质量好的前提下,更是可以实现直接的回报。 短剧、微短剧、小程序剧 哪种是目的地适配的产品类型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微短剧一般在多平台发布推广,以前期几集免费的形式吸引观看,获得点击量,找寻目标用户,然后或是利用平台直接进行剧集投放,或是跳转到小程序进行观看,并收取费用。 在文旅目的地选择微短剧产品的时候,要先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文旅微短剧不以盈利为目的。文旅目的地微短剧制作更多的目的在于营销宣传,盈利不应该作为发展目标。 第二,微短剧≠文旅宣传片。但这不代表文旅目的地微短剧只为了形象,而不看市场,微短剧要需要流量加持,没有流量的微短剧只是一个另类的形象宣传片。 第三,微短剧不只是一部剧。文旅部门做微短剧是以微短剧为抓手,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和营销契机。这个跟举办演唱会引流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演唱会是即时效应,微短剧更加强调长尾效应。 其次,微短剧产业链成熟,但是缺乏文旅基因,需要有文旅策划统筹能力的机构,贯穿上中下游,根据目标,配合执行,最终实现目标。 在微短剧产业链已逐步走向成熟,通常可以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部分。上游是微短剧的内容生产,主要由版权方、出品方和承制方参与,进行版权购买、IP孵化、剧本编写、组建团队和成片拍摄等工作。中游则是微短剧的内容分发,主要由平台方和分销方参与,进行平台搭载、短剧分销等。下游通常是微短剧的生态支持,主要由媒体方、代理方等参与,进行流量投放。 最后,需要根据投资成本确定拍摄方式。微短剧根据长度简单分为1分钟微短剧,3-5分钟微短剧和8-15分钟微短剧。根据拍摄方式又分为横屏微短剧和竖屏微短剧。 每集时间短的投资成本低,竖屏微短剧比横屏微短剧投资成本低,古装微短剧比现代装微短剧成本高。文旅部门应该根据宣传资金,匹配跟当地相符的聚集,需要定制化剧本,定点拍摄等。 文旅微短剧需要的是通过对内容的深度挖掘来赋予文旅项目和旅游目的地“有趣的灵魂”,以运营思维创造呈现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形式,从而带动体验升级,提升商业价值。 有专业人士表示,微短剧创作将给景区带来巨大流量!将微短剧与景区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比如,在景区内拍摄微短剧,将景区的美景、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等元素融入到剧情中,让观众通过剧情了解景区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景区的魅力。 有专业人士还表示,“优质内容四个度”:微短剧摆脱了宏大叙事框架,可以用很多更轻盈的角度去讲一些小体量的故事;关照现实生活中的冷暖,创造出有温暖有共鸣的内容;拍摄时以创新的强情节强设定以及氛围感和细节打造提升人物关系的情感浓度;在真实的生活和社会层面提升思辨的锐度并且通过微短剧影像表述出来,也能够让作品更为亮眼。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更多的曝光和知名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收益。 万物互联背景下的文旅时代,每一个景区都不能拒绝新模式的出现,拒绝就意味着淘汰,文旅创新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