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是一种在金或铜胎上用金属细丝掐出图案,再填上颜色,经焙烧、研磨等多道工序形成精美器皿的技艺,我国扬名海外的“景泰蓝”就是通过在铜胎上焊上被弯曲成各种纹样的细铜丝,填嵌多彩釉料后再加以烧制、打磨而成的精美珍宝。近日,西黄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非遗进社区 文化共传承”掐丝珐琅艺术活动。
活动开始,由专业的老师讲述了掐丝珐琅画的悠久历史,并向大家展示了它的制作工艺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居民们不仅学习到了技艺,更是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制作掐丝珐琅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并逐步引导大家完成从构图、掐丝到上色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精细复杂的过程中,居民们展现出了极高的耐心和协作精神,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
尽管掐丝工艺步骤繁多,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互助合作下,居民们顺利完成了作品,一个个精美的书签呈现出来,有位阿姨激动地说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小孙女让她更好的读书。在共同创作的愉快氛围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手工艺术的乐趣,也对掐丝珐琅画的艺术价值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艺制作的实践,更是一场非遗文化的深度体验之旅。居民们的热情反响表明,他们渴望社区能够持续开展类似的文化活动,以此方式让更多的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在社区得以传承和光大。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近日,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宁湖社区开展“一刻倾心的风雅”非遗竹刻体验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活动邀请了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老师授课,为居民们带来了无锡非遗留青竹刻课程。陈老师师从于国家级非遗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乔锦洪大师。他从留青竹刻“留青”二字的含义讲起,为到场居民详细介绍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无锡非遗留青竹刻工艺是指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上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故称“留青竹刻”。随着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之后,陈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他自己刻制的留青竹刻艺术作品,并逐一介绍了作品中的工艺特点与难点。在实操环节,陈老师从最基本的刻刀握法教起,一一阐述了圈边、铲底等环节的做法,赢得了一致好评。大家以刀代笔,沉浸在留青竹刻的世界中,充分体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互助合作下,一个个精美的竹刻作品呈现出来。在共同创作的愉快氛围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竹刻艺术的乐趣,也深刻体会到非遗竹刻的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且精益求精地工匠精神,以及日积月累的手上经验才能最终打磨出好的竹刻艺术作品。
此次活动,让居民直观生动地认识和接触了非物质文化,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