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龙江皮影戏、黑陶、鱼皮画、手工布艺、葫芦烙画……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构成了龙江人共同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瑰宝,在社会各界的参与推动下,特别是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引进了部分校园,陆续培养了一大批喜爱非遗、热爱非遗、掌握非遗制作技能的学生,大中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依托校园浸润,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性均得到增强。
文化传承留根脉非遗项目进校园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操场上人声鼎沸、一片绚丽。在古朴舒缓的韵律下,六百余名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剪纸纹样,装饰在牛皮纸服装上,或脸谱服饰、或剪纸作品、或青花瓷画,进行巡游表演,场面恢弘,尽展民族文化的魅力。
继红小学是省级非遗文化教育基地,开展非遗传承教育近20年。多年来,学校以课堂为根基,红领巾社团为提升,挖掘龙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娃娃抓起,让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艺术滋润他们的心灵。课堂上,依托教材,整合资源,创编学生感兴趣的非遗课程,并多角度、全方位地落实教材内容,将非遗技艺带进学生的学习当中。“会画就会剪”技巧是红领巾剪纸社团队员的看家本领,从这里毕业的队员有近千人。2011年,学校收集师生作品千余幅,并将辅导员老师的教学案例编写成继红小学剪纸艺术校本教材,一直在美术课中使用。
近日,在奋斗小学五年一班的一堂非遗手工布艺课上,省级非遗手工布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秀萍将精心准备的手工布艺制作材料包摆上讲台,台下孩子们好奇地盯着陈老师的一举一动。陈秀萍拿起事先缝制好的一个“金鱼”布艺挂件说道:“金鱼在我们国家有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寓意。”她将一块长方形布折叠、缝边,并提示“针脚一定要小,不然会露棉花。”通过多媒体教学幻灯仪放大处理,陈秀萍的行针走线清晰地展示给孩子们。学生韩昀临说,学到了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很有意思。“教我们,也是让我们传承下去。”一旁的隋昕妤同学补充道。
据介绍,奋斗小学将剪纸、布艺、皮影戏等引入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已有十余年。根据孩子成长过程需要,学校自主开发剪纸、中国结等教材,并编排系列活动跟进,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孩子们的审美力、动手能力、技艺、团队合作意识均得到了提升。
据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哈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1项,适合进校园的有30项。包括龙江皮影戏、麦秸工艺、鱼皮画、黑陶、剪纸、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16个非遗项目已进入了25所大中小学。
深入延伸拓途径创新保护焕生机
近日,省级非遗黑陶技艺传承人李春,带着制作黑陶的材料和工具如约来到哈尔滨剑桥学院。该校艺术学院的20余名学生要跟随李老师体验一场难得的黑陶制作之旅。“第一步就是揉泥,泥揉不好后续都做不好。”李春先手把手教了几种揉泥方法。紧接着是上拉坯机环节,李春坐到椅子上,两腿岔开、手肘稳稳地支在腿的关节处,一旁的学生紧随李春的动作专注地跟学,五六分钟后,一件黑陶罐作品初步定型完成。
李春介绍说,一件完整的黑陶作品要经过拉坯、修型、打光、绘画、雕刻、晾晒等20多道工序,工时约一个月。“这也是为什么非遗要进校园,因为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力,从小就培养技艺人的兴趣、爱好是推进非遗传承很重要的条件。”李春语重心长地说,2011年开始,我就将黑陶技艺带进各大中小学校,从当初自己联系学校经常吃“闭门羹”,到今年上半年进校园就有90余次,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坚持,“能在推进非遗传承上尽份力,收获远比付出多。”李春目光坚定地说。
据剑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董磊介绍,学院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体现在专业方面还要扩充到非专业进行推广,包括开设校级公共选修课等。学校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主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了以学生创业大赛、专业技能竞赛、ERP沙盘模拟对抗大赛、志愿者公益活动等为品牌的系列课外活动。
“下一步,学院与李春老师要共建非遗黑陶技艺剑桥学院工作坊,培养黑陶技艺人才,支持学生创业,在授课、教师培训等方面共同推进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董磊说,将黑陶制作这种传统技艺与我们现代艺术的设计要素相结合,兼顾传统与创新,相信能焕发出非遗新的生命力。“学校就如同孵化器,在校期间就为我们积累了这么难得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真是受益匪浅。”大四学生赵磊充满希望地说。
良性互动建机制多方协作助传承
今年年初以来,哈市文广新局会同市教育局,立足现有非遗资源,面向全市广大师生,采取开发非遗文化课程、开辟非遗教育平台、开展非遗培训活动等措施,以校园为载体辐射,助推非遗项目向全民保护和传承方向发展。
据介绍,哈市文广新局与非遗传承人、市教育局沟通协调,确定了进一步完善或开发皮影、剪纸、传统筝艺、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等四项非遗项目进校园的教育课本或项目手册,介绍非遗项目知识,特别是项目的历史、现状及技术特点要领。
同时,市教育局将在原有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基础上,根据非遗项目集中的地域和学校的基础条件,在全市再选择20或30所学校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点培育学校。采取讲述教学、视频教学、亲自制作、优秀作品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
另外,市非遗保护中心除每年对全市各区县(市)非遗工作人员和传承人进行培训外,将邀请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非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同时也让教师们掌握一项非遗技能。
非遗传承人李春在哈尔滨剑桥学院传授黑陶制作。
乐山市:非遗传承润童心 廉洁育人筑品行
夏末初秋,绿竹葱茏、蝉声和鸣。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行进,山路尽头,一座青瓦白墙的百年老宅掩映在翠竹中。不远处,清脆的劈竹声和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回荡在竹林深处。
在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状元造纸坊院坝前,来自草堂小学西区分校的师生们正在造纸坊坊主陈秀君的带领下,学习古法造纸中砍竹取麻这道工序。
“做人就跟造纸一样,要先剔除掉被笋子虫咬过的农壳或腐烂的竹麻,洗掉杂质,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张白净的宣纸。”陈秀君一边教孩子们如何捶打竹麻,一边讲到。
夹江县有着“蜀纸之乡”的美誉。陈秀君是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第13代非遗传承人,她们婆媳三代经营的状元造纸坊申报为研学基地后,不仅受到本地学子热捧,外地学子也慕名而来,每年要接待中外游客、全龄段学生约3万人。
陈秀君告诉大家,自从公公和丈夫两代“顶梁柱”相继离世后,夫家技艺险些失传,在婆婆的鼓励下,她和儿媳恒心坚持,始终把“匠心传承、恒心坚守”的百年祖训铭记于心,经过潜心钻研,才得以将古法技艺不断创新并延续下来。
“陈秀君既是夹江县好家风代表之一,又是非遗传承人,我们把家风文化植入非遗研学活动中,尝试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好家风家庭,亲身实地感受家风恒久的深刻意义。”夹江县纪委常委曹渝梅说,这种“非遗+家风”的模式,打破了好家风停留在纸上、视频中的传统,由“扁平化”单向传播向“立体化”互动传播转变。
“做一张纸真辛苦,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花好几个月,以后我要勤俭节约,从用纸开始。”“陈老师一家人很团结、坚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清峻不阿,我要向她学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经历了为期5天的“沉浸式”学习,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承良好家风对塑造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正是陈秀君家庭将“以纸育人、成风化人”这一理念融入办学实践带来的独特魅力。
夹江县这一举措,是乐山市以好家风促校风带民风的一次生动实践。将非遗和家风有力结合,不断深化家风进校园的不只夹江县。五通桥区依托中国根书艺术馆“根苗”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搭建“非遗研学+家庭教育”立体式平台,举办“‘根’固桥乡文化‘书’写优良家风”宣传活动,以非遗文化迸发的感染力,带动大力弘扬好家风的氛围。
同样,在农业大县井研,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井研农民画”创始人饶绍清的家风故事广为传颂,该县借助“农民画进校园”主题活动,把“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耕读传家”“廉洁齐家”等家风元素和廉洁韵味入画,“浓墨重彩”地传播本土新时代家风正能量。
如今,重家教、立家规、扬家风已悄然成为全市师生、家长的共识。乐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教育局,通过“嘉廉话”家书专题展、好家风舞台剧、家风馆“小小解说员”、“新时代好家长”评选等活动,掀起好风传家热潮,一个个好家规如沃霖,春风化雨般温润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乐山市已开展家风进校园系列活动400场,覆盖青少年35万人次,撰写家书5000余封。
“我们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注重家风建设,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激扬新社风。”乐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