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抟土拈来自有神——天津泥人张彩塑进京展60周年纪念特展”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为了纪念天津泥人张彩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60周年而举办的特展。
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杨红杰、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庆余共同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由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主办,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天津美术馆承办。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为展览撰写了前言,对彩塑的概念和历史进行阐述,并对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进行高度评价。彩塑是“彩色雕塑”的简称,是塑绘结合的造型艺术,是形体与色彩的高度统一。中国传统彩塑艺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上古的史前文明,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籍载:“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陕西北首岭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塑面具,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写真彩塑人像作品。秦汉以来,气势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造型优美、形神兼备的石窟彩塑,色彩华丽、丰腴生动的寺观彩塑都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宋元直至明清时期,彩塑风格日益生活化,不仅注重写实,更进一步反映世俗百态。冯远先生指出,张明山于清末始创的天津泥人张彩塑,传承近二百年,以造型写实、彩绘生动细腻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高峰和一个转折。第一代张明山技艺高超,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形神毕肖,栩栩如生。
《严振先生像》张明山
第二代张玉亭擅于捕捉住人物刹那间的动态,并着重刻划其内在性格。大千世界、市井百态在他的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用高超的技巧赋予泥土以鲜活的生命。徐悲鸿1931年在《大陆杂志》上发表文章,对泥人张彩塑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张明山的《严振像》与《严仁波像》:“色雅而简,至其比例之精确、骨格之肯定、与其传神之微妙,据我在北方所见美术作品中,只有历代帝王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比拟之。若在雕刻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评价张玉亭的作品时说:“此二卖糕者,与一卖糖者,信乎写实主义之杰作也。” 泥人张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创作带来了泥人张彩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泥人张彩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迎来重要的发展转折点。1959年正式成立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打破了家族内部手工作坊传承的局限性,发展成为了社会化的公益事业。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专门从事彩塑艺术创作、研究和人才培养。
《惜春作画》张景祜
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张景禧,第四代传人张铭先后主持教学工作,第五代传人张乃英、张宏英先后在工作室学习和工作。
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外姓传人,杨志忠、胡月景、逯彤、穆瑞森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继承泥人张彩塑写实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彩塑作品。
《春江花月夜》逯彤
这是泥人张彩塑技艺“从民间步入殿堂”的一次飞跃性进步,也是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泥人张彩塑艺术是我国艺术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彩塑艺术家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新时代的彩塑工艺术家们在向前辈学习的同时,也肩负起将泥人张彩塑技艺创新发展、服务时代的重任。
2006年,泥人张彩塑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守正创新,创作以“梦娃”为代表的一系列公益广告作品,用彩塑艺术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梦娃》林钢
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陈毅谦在原有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通过金、银、铜等硬质金属材料的应用,创作硬质金属彩塑。新时代的彩塑艺术家们以服务人民的时代担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妙绝伦的艺术构思,通过一件件精彩纷呈的彩塑作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新的内容,迎来了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高峰。1963年,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彩塑艺术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周恩来总理委托邓颖超、陈毅同志主持展览开幕剪彩,同时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郭沫若在观看展览后,当场赋诗一首:“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时光荏苒,2023年正值泥人张彩塑进京展成功举办60周年。甲子回眸,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再次向社会展示创作成果。本次展览展示了70件(套)作品,汇聚了泥人张彩塑近200年发展历程中的精品力作,既有泥人张早期代表作品,又有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集中展示泥人张彩塑的艺术成就,展现了几代彩塑艺术家们的担当与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彩塑艺术家们不断从生活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历史之美。向世界展现了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充分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积极促进天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谱写彩塑艺术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