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之源
张士闪教授以自身梅花桩武术传承人的身份为起点,讲述了自己成长和学习的经历,继而引入所讲主题“非遗传承人如何‘触类旁通’”。
张士闪教授以知识如何产生、如何传承发端,从《诗经》和《圣经》入手,比较了东西方经典的内涵意蕴,回溯东西方知识的起源。
非遗知识的交互性
针对非遗知识的交互性,张士闪教授从四个方面做出了深入浅出的阐释。首先,张士闪教授通过《诗经》兴观群怨的四种功能为要点,结合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电影《封神·朝歌风云》等当下热点和女姑山田野调查的实践经历,讲述了非遗知识与国家一统进程、地方社会经营的密切关系。继而,张士闪教授从时空流动的角度对非遗知识的变化做出了解读。他认为,人是特定时空中的存在,人的文化生命不仅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也可以为空间所丈量。非遗人创作作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经历学徒期、变异期、成熟期等多个不同的阶段。此外,他还以泥塑传承人的事例,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与民俗学的夙缘,阐释非遗知识为何会因时因地而改变。
张士闪教授以中华传统武术为例,从人物、组织、技法、礼仪、空间、事件等六个维度构建了少林拳、武当拳、梅花拳的标志性符号,以此来解析非遗知识所具有的形式拓展的多样性和意蕴阐释的多元性。最后,张士闪教授用牛郎官庄的田野实践经历,结合牛郎织女的口头传说、图像叙事、黄梅戏和庙塑,展现了非遗传承方式的多样性。
“非遗人”的人文养成
张士闪教授将“非遗人”的人文养成分为人杰地灵(民俗人)、逍遥我心(艺术家)、艺以载道(文化大师)三个阶段。同时,张士闪教授结合多年来的田野实践调查经验阐释了何为“人杰地灵,民俗为根”的民俗人,讲述了如何成为“自由创造,逍遥我心”的艺术家,最终如何达成“艺以载道,文以立世”的大师境界。张士闪教授认为,非遗人的技艺传承过程,承担着为中华民族文化续脉、沙里淘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