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如何向“新”而行?

栏目:非遗论坛 发布时间:2024-01-08 13:59:46  访问量:1347

在哈尔滨道外区,有这样一个组织,他们是由从事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企业家代表,以及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大工匠人才、艺术大师及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道外区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为保护和传承非遗不断贡献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多彩非遗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在道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道外区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保护协会于今年成立,吸引了50多项非遗及传统技艺项目加入。

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北清真寺街上的南极网红潮街,这是一条非遗展示街区。该街区的7家非遗工作室汇集了20多名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技艺工匠,这些人都是协会的会员。

image.png

学生练习青丝绣技法

青丝绣、布艺、木雕、烙画葫芦、核桃粘贴作品……走进一间工作室,屋内满是各式非遗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作品。作为哈一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里正在开展一场非遗培训活动。市级非遗青丝绣传承人郭晓红正在指导学生练习青丝绣技法。“青丝绣是用人的头发作为主要原料。头发需要经过选材、漂洗、软化、植物染色等几十道工序,才能进入刺绣阶段。”郭晓红指着墙上一幅青丝绣画作介绍,这幅作品头发用量占画作70%。通透度好的地方用头发,颜色重的地方用丝线和头发相结合,展现出灵动飘逸的感觉。

走进另一间工作室,省级非遗烙画葫芦传承人正手持烙笔在葫芦上作画。“葫芦表皮硬、光滑,有的地方凸凹不平。在葫芦上作画难度比较大,烙笔温度越高烙痕越重,尤其是烙上以后是擦不掉的,所以在烙的时候要做到胸有成竹。”王猛说。

说话间,摆放在桌子上的一个非遗礼盒格外引人注目。写着“龙江非遗”的礼盒内,摆放着烙画葫芦、索菲亚教堂鱼皮画等非遗作品。“这是协会设计的具有龙江文化特色的非遗礼盒,被评为黑龙江六大礼盒之一,在机场、商圈、景区等地进行展销。礼盒里的作品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来定制。”王猛介绍,协会成立至今,已开创非遗文旅品牌与文创设计共30余项、100多个品类,目前正在为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设计伴手礼。

携手推进非遗传承高质量发展

在协会的带领下,广大会员抱团发展,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更好发展。

“以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自己出门介绍项目时心里底气不足。加入协会后可不一样了,参加一些展示和培训活动,有协会帮我们牵头,很多事情都顺利了。”郭晓红说。

image.png

“龙江非遗”礼盒

“自己走南闯北确实挺难的。成立协会后,非遗可以进社区、进学校、进贫困山区。特别让我欣慰的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对非遗很感兴趣,因为核桃在山区里很常见,孩子们一看到核桃就能联想到我这些作品,然后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小挂件。认识非遗的人多了,非遗的影响力自然就扩大了,同时拓宽了我的创业之路,还能给别人带来收益,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市级非遗核桃粘贴传承人王霞说。

为促进人员就业创业贡献“非遗力量”

在协会的带领下,非遗传承活动走进学校、社区、村镇,让更多年轻人等群体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同时为有就业创业意向的人员增加了一项技能。

image.png

教居民编手链

“大家看看,这是用绳编织的白菜、苹果,咱们慢慢来,今天先教大家编一个手链。”在道外区南马路街道办事处南坎社区活动室,王霞带领居民开展了一场非遗“绳结”技艺培训活动。“参加培训让我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很想跟老师继续学下去,希望学会这项技能来增加家庭收入。”居民王爱平说。

“我跟郭晓红老师学习青丝绣,每个月至少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阿城区红星乡海兴村村民肖伟说。

“我们已经开展了36期免费公益直播培训,每年开展就业创业指导1.5万余人次,累计带动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5万余人。”协会会长何晓雪说,协会还帮扶学校打造非遗传承基地、未成年人课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市文联培训基地及文旅创意设计基地,接待研学人员及学生10万余人次。

非遗保护传承向“新”而行

在创新与发展的路上,何晓雪带领道外非遗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让龙江非遗品牌焕发新生机。9月23日,何晓雪带领非遗传承人走进“五洲同乐、四海欢歌”第六届国际文化节,代表中国展区与来自五大洲7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欢聚一堂,展示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天恒山等文旅资源特色,围绕地域优势、产业特色,吸纳诸如民族刺绣、手工编织、家政餐饮、文化旅游等更多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会员加入协会。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双重‘效果广告’为消费者带来传统工艺产品,让其成为非遗的天然传播场。”何晓雪介绍,在为非遗技艺找到爱好人群和潜在受众的同时,借助直播、流量、商品销售获得直观的商业转化,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全新的非遗技艺商业空间,让他们收入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畅通非遗消费的良性循环,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寻找非遗之美、文化之深。

image.png

非遗传承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