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世界非遗 /
每年10月天等县政府牵头举办霜降节各项推广活动,同时也为霜降节设计了标准视觉和系列文创商品,“行走的世界非遗 ”由天等县霜降博物馆选送,表达出民族走向世界的愿望与决心;整体设计元素以壮锦和霜降本土文化为基础蓝本,进行了艺术加工与提炼优化,形成“ 民族潮牌 ”的视觉符号。
/ 丰收的世界非遗 /
天等县霜降博物馆提供的“丰收的世界非遗 ”同样是以 壮族霜降文化节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的,通过插画的形式复刻节庆场景,用六套餐具呼应六大篇章,承载对丰收的美好向往,与各地游客分享天等丰收的喜悦。
壮锦
八桂大地风光旖旎,经纬之间,品味壮锦绚丽热烈之魅力。
壮人善织,多喜重彩。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织锦技艺,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棉纱为经、彩色丝绒为纬,壮族姑娘们把浓情蜜意一经一纬地编织成锦、一针一线缝制成画,最终体现在那靓丽的衣服鞋帽之中。
/ 壮锦萌物 /
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用壮锦结合十二生肖做成的萌物,与当地残联共同建立广西阳光助残基地,教残疾人制作壮锦产品,帮助残疾人增收。用壮锦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 织锦首饰四件套 /
该作品为手工织锦与老银相结合的一组民族系列首饰, 手工打造的耳环、手镯、胸针、发簪等首饰,其图案颜色多样、造型美观,跳动的色彩与老银镶边巧妙融合,精致大方美观。
桂林漆器
沁润山水终成器,熠熠华彩存千年。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而桂林漆器,作为岭南传统漆器工艺的典型代表,于2018年其制作技艺,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漆器一直承载着丰富而鲜活的华夏文明,与陶瓷、丝绸并称“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三大瑰宝 ”,经选材、制胎、髤漆、入荫、打磨、揩清等工序,器物就镀上了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逾千年寒暑而不失其光彩。
/ 《雅风亮节》【礼节】天然竹节大漆茶具 /
竹节有宁折不弯和正直清高的寓意和象征,而利用天然竹节之形态制作茶具,则使清高的气节与雅致的茶席相融合。利用天然物为胎体是桂林(岭南)漆器的特色,精选造型独特的竹节,用天然大漆施以繁复的传统擦漆工艺,突出竹子的天然形态与质感,保留生动的虫噬纹和竹根纹饰,在茶则上制作出类似水波的断纹,既有岁月沧桑之痕迹,又具有山野风格的质朴和浓郁的岭南特色,融合桂林山水的浑然天成之美,为茶席平添出几分雅趣。
竹编
一段竹,一片篾,在手艺人的指间来回翻飞,祖辈的宝贵技艺,我国的竹编工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们从浙江湖州的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数百件竹编器具,可见先祖人民的无穷智慧。
竹编,一道由岁月编织的非遗文化,一股由时光沉淀的指尖诗意,也在一个个时光定格的瞬间,绽放出最温情灵动的光彩。
/ 青竹情 /
作品运用广西宾阳竹编技艺。选用优质竹材,通过剥丝、染色、编织等10道工艺制作而成,小小的发夹蕴含了丝丝的情意,既实用又美观,可作馈赠之伴手礼品,其商品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内年轻人的时尚市场。
/ 牧内立心·麽乜环保收纳篮系列 /
麽乜,在于传播光明和能量,给麽乜一张笑脸,取其拥抱火种的形,将太阳具化为一个藤编容器,以象征每个人都能开心的拥抱所热爱的东西,刺绣布艺和藤编工艺的结合,带给大家自然和民族的记忆。
/ 盛君竹艺·竹之冰清一洁 /
《竹之冰清一洁》是该厂竹编首饰系列产品之一,是古老东方文化竹编技艺与925银及冰玉髓的结合,三者之间的结合新颖且别具一格。把竹编做成首饰,佩戴起来有着诗词画般的美感。灵动大气,充满国风气质,高尚且纯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